安装方式抽屉式、固定式
较数三较、四较
壳架电流2000A、3200A、4000A、6300A
工作电压AC400、AC690V
绝缘电压1000V
灭弧介质空气式
断路器结构智能控制器、欠电压脱扣器、磁铁线圈、操作机构、二次回路接线端子、灭弧罩、分励脱扣器、辅助触头
智能控制器M型(标准型)
是否提供技术支持是的
我司供应DW45框架断路器、DW15式断路器、DW16式断路器、DW17式空气断路器、以及框架断路器用的智能控制器、操作机构、欠电压脱扣器、线圈、接线端子、摇把等等配件。
框架断路器与塑壳式断路器的区别,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 有什么区别?1.定义:框架断路器(框架断路器):是指以具有绝缘衬垫的框架结构底座将所有构件组成一整体并具有多种结构变化方式和用途的断路器。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具有一个用模压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作为断路器整体部件的断路器。2.区别:框架断路器比塑壳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及壳架等级额定电流大,就是说他允许通过的电流大比如:框架断路器一般为(630-6300A),塑壳的(一般在6-800A目前有很多厂家做到1600A)3、使用场合:框架断路器一般做总开关用,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变配电站,作为接通和断开正常工作电流以不频繁的电路转换。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广泛用于配为电线路,作小容量发电机的保护和配电用,也被用于不频繁地启动和分断电动机,以及用于各种大型建筑(如宾馆、大楼、机场、车站、码头等)的照明电路。
![南京施恩框架断路器SNDCW1-3200/3-2000A](//l.b2b168.com/2019/07/16/21/201907162136296677404.jpg)
智能型框架断路器用途及适用范围?智能型框架断路器(以下简称断路器),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至660V(690V)及以下,额定电流630A~6300 A的配电网络中,用来分配电能和保护线路及电源设备免受过载、欠电压、短路、单相接地等故障的危害。断路器具有智能化保护功能,选择性保护,能提高供电可靠性,避免不必要的停电。同时带有开放式通讯接口,可进行“ 四遥”,以满足控制中心和自动化系统的要求。断路器在海拔2000米时脉冲耐压8000V(不同海拔按标准修正,高不过12000V)。
![南京施恩框架断路器SNDCW1-3200/3-2000A](//l.b2b168.com/2020/11/12/17/202011121747372127164.jpg)
框架断路器怎样合闸?框架断路器电动合闸顺序,先按储能按钮,储能到位后,按下合闸按钮。如果没有储能的,则直接按下合闸。手动合闸顺序,用框架断路器上的操作手柄,对框架断路器上下进行手动储能到位,到位后按下断路器上的合闸按钮。分闸则直接按分闸按钮。框架断路器和真空断路器有什么区别?框架断路器是低压断路器 :如DW15,DW45等真空断路器一般是高压断路器,如VS1,VD4,ZN63等,也有部分的低压断路器(比较少见)。区别是:框架断路器又叫空气断路器, 触头在大气压力的空气中断开和闭合,真空断路器:触头在高真空管中断开和闭合,灭弧性能远远大于空气断路器。
智能框架断路器的操作规则是什么?智能框架断路器操作原则1、禁止带负荷分合断路器。2、操作分为手动与自动,电压转换开关在零位时,配电柜门板操作分合闸失效,在自动档时手动失效,在手动当时自动失效。博耳电力旗下的,SDTP2自动转换开关电器,适用于额定绝缘电压690V,频率50Hz,额定工作电压400V以下额定电流从20A到2500A。SDTP2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主要用于重要供电系统两路电源间的转换,以确保重要负荷(如消防负载)连续可靠工作。该产品由开关本体与控制器二部分组成。电器级别为PC级。
![南京施恩框架断路器SNDCW1-3200/3-2000A](//l.b2b168.com/2020/11/12/17/202011121747377046944.jpg)
为什么配电柜要用框架断路器,用有什么作用?低压配电柜中的框架断路器又称框架式断路器,主要用在进线柜作主保护开关。其主要特点是极限分断电流大,整定电流可在较大范围调整,延时特性可调,可以使用电动、弹簧合闸,具有多个、连动接点,实行远程控制、信号指示等。特别是极限分断能力可达上百千安,这是作为主断路器的必须条件,一般的断路器(如塑壳断路器)达不到这些要求。
关于:1、买家收货时请在快递员未离开前当面拆开快件并认真检查产品数量是否齐全、外观是否完好,如果发现问题请勿马上签收,并及时与我取得联系,以便我们共同解决问题。一旦签收,将视为您对产品外观和数量的认同。2、若买家在收到货后对产品有任何疑问,请先与我们联系并协商解决。请不要在没有联系我们之前就直接差评或者中评。建立良好的信誉不易,我们非常重视企业信誉的建设,也希望能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http://siemens6es7.b2b168.com